6月19日上午,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主席、教授Mark Nichols为数字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会议带来题为《数字化赋能终身教育模式构建》的首场主旨报告,全面阐释了数字化技术如何重塑终身教育学习生态。报告会由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宋波主持。

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主席Mark Nichols作主旨报告
Nichols教授从全球教育数字化趋势出发,强调终身学习在推动社会创新与竞争力提升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在数字化时代,学习者追求学习的动机主要源于学习者渴望通过教育获得沉浸感(Engagement)、启发性(Enlightenment)与赋能性(Empowerment)。教育机构需遵循包容性(Inclusivity)、可扩展性(Scalability)和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三大设计原则,以满足学习者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
Nichols教授进一步强调,数字化技术是连接学习者需求与教育机构能力的关键桥梁。他列举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包括:数字资源+异步学习、专家虚拟同步授课、数字资源+本地辅导、数字资源+本地专家,以及本地专家面授。这些教育模式创新展现了数字技术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各类学习者提供灵活且多元的学习路径。
接下来,他聚焦终身教育模式的系统重构,着重介绍了“六大设计要素”框架:学习者活动、教学活动、学习资源、弹性时间表、学习成效评估与学习支持服务。他指出,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精细化设计,教育机构不仅能提升教学效率,更能为学习者带来个性化、高效、可持续的学习体验。此外,他还提到人工智能(AI)在短短三年间全球渗透率已达90%,远超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这一数据凸显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与必然性。
最后,Nichols 教授重申:“数字化不是教育的附属选项,而是构建未来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石。”他呼吁教育机构与从业者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以人本价值为指引,加速探索多元、开放、可持续的教育模式,为全球终身学习格局注入新的活力。他还特别分享了一则会讯:第 30 届 ICDE 世界大会将于 2025 年 11 月在新西兰惠灵顿举行,以“Ako”(毛利语“互学互教”)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教育者,共同探讨包容、可扩展、可持续的教育新范式。
在本场报告中,Nichols教授基于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设计理念和“六要素”数字化教育生态设计模型。在广东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战略发展定位下,本场报告对推进我校在线课程建设、深化“学分银行”实践、优化多样化学习路径设计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未来,国际学院将加强对数字化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学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报告会现场
主讲人简介:
Mark Nichols,博士、教授,现任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主席、英国开放大学学习与发展事务执行董事、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理事。曾任新西兰远程与灵活学习协会(FLANZ)主席,并长期担任EDEN、Ascilite等国际教育组织要职。
Nichols教授在高等教育领域深耕超过25年,目前是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学习设计与发展执行董事,主要从事开放教育、远程教育及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致力于推动包容性、可持续性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主持和参与多个国际教育项目,兼任开放、远程和在线教育领域多家顶级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具有丰富的全球战略规划与教育创新实践经验。多次应邀在国际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主旨演讲,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文/高辉美 图/会务组 审核/温国雄、罗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