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系列报道之六】 莫纳什大学学习分析中心主任Dragan Gašević 作主旨报告: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自适应学习者

发布时间:2025-06-20 浏览次数:

6月19日下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学习分析中心主任、教授Dragan Gašević为数字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会议作第四场主旨报告:超越自动化:人工智能与人类学习的悖论之思”。报告会由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博士、教授罗红卫主持。

莫纳什大学学习分析中心主任Dragan Gašević 做主旨报告


在本场报告中,Gašević 主任揭示了人工智能(AI)与人类学习的深层悖论,并重点探讨了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自适应学习者(adaptive learners)。他首先强调了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的影响,指出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作为支持工具,提升学习者的技能和表现;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退化。此外,人工智能还可能引发“元认知懒惰”(lazy metacognition),即学习者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而减少了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主动监控和反思。

进而,Gašević 主任提出了“混合人机调节”(hybrid human-AI regulation)概念,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者需要同时培养人类技能(human skills)和人工智能赋能(AI-empowered)的技能。他强调,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类技能与人工智能赋能技能的平衡。在复杂的真实任务中,学习者需要能够判断何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何时依赖自己的思考。随后,Gašević 主任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等理论基础和研究数据指出,自适应学习者的关键在于具备强大的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ve abilities)来评估人工智能工具的输出内容是否符合学习目标,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例如,学习者需要能够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度、识别知识缺口,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策略来弥补这些缺口。

Gašević 主任进一步提出,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学习者培养学习策略的重要辅助工具,这就成为“混合人机调节”框架的具体实现方式。他认为通过设计合适的支架(scaffolding),可以将人工智能工具与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相结合。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实时反馈与适应性支架,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选择学习策略,并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这种反馈机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调整学习路径。此外,通过追踪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如鼠标移动、键盘输入、点击流等),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从而为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洞察。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设计更有效的学习支架,以支持学习者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

最后,Gašević 主任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指出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学习影响的研究大多是短期研究,缺乏对长期影响的深入分析。他呼吁开展更多纵深研究,探索人工智能支持和支架设计对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长期影响,促进学习者在人工智能环境中的持续发展。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超越自动化,驾驭人工智能与人类学习的悖论。通过培养自适应学习者,提升“混合人机调节”技能,实现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共同学习,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为未来的教育和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报告会现场

Gašević 主任的报告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类学习的新挑战、新机遇为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例如,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教学理念,在普及人工智能工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类认知主导、技术辅助赋能”的原则。同时,教师角色也“知识传授者”向“认知引导者”持续转化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估标准,并密切关注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如何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主讲人简介

Dragan Gašević 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学习分析中心的主任和学习分析杰出教授,也是该校信息技术学院人文计算系研究主任。其研究兴趣集中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设计模型领域,致力于促进对自我调节以及协作学习的理解。作为学习分析研究协会SoLAR)创始人之一和主席(2015-2017年),他于2022年获得该协会最高荣誉终身会员奖,同年成为计算机协会(ACM)的杰出会员。他主持的欧盟资助项目SHEILA”荣获学习技术协会2019年度最佳研究项目奖。2019-2024年,他每年均被《澳大利亚研究杂志》(The Australian’s Research Magazine)评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全国领航者。此外,他还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多地担任多个荣誉职务。


(文/杨丽萍 /会务组 审核/温国雄、罗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