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交流月暨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一)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学院举行2025年学术交流月首场专家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5-10-11 浏览次数:

为开拓国际交流工作新局面,国际学院10月9日下午在中山校区开启2025年学术交流月活动,特邀华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冯立新做首场专题报告,深刻解读高校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探索与实践报告会由我院罗红卫副院长(主持工作)主持。

专家讲座现场

冯立新院长主持华南农业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等工作超20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报告中,他为何国际化何以国际化国际化何为三个层面全面介绍了该校的粤港澳高校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发、国际化教育合作与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与国际合作的融合探索、跨学科合作与外语优势的融合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对高校国际化建设提出了独到见解。

他首先解读了我国近年来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例如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并强调高校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和对接国家战略政策才能在国际教育浪潮中找准方向。

接着,冯院长重点分享了华农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历程与取得的成果以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历史演进为例,阐述了学院依托大湾区功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国际交流融合的实践探索

冯院长特别指出,教师是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应加快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与教学能力。一方面,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为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带来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另一方面,学院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国际化培训,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海外研修,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国际教育水平。同时,学院还需建立中外教师共同体,促进交流融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发国际化课程。

另外,随着来华留学市场扩大,优化服务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任务。冯院长建议规范来华留学生管理,关注学习与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建立留学生导师制度。同时,推进英语示范课程建设,结合专业特色与区域文化优势,开发特色课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出海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冯院长鼓励我院教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沿线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寻求合作,输出职业教育标准与课程资源,设立海外培训中心,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与人才培养项目,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

讲座尾声,冯院长对我院未来国际化发展寄予厚望,与骨干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答疑互动。作为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议专家、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专家及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冯院长的报告为我院教师带来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领域的前沿理念与实用策略。师们表示将积极投身学院国际化建设,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文/谢春瑜 /龙信  复审/赵翠芳 终审/罗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