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外语教师队伍的国际期刊论文写作水平,10月30日下午,国际学院在D401会议室举行2025年学术交流月第四场专题活动,特邀我院客座教授、国际远程开放数字教育领域知名专家、汕头开放大学肖俊洪教授做题为“Writing for Journal Publication: Pitfalls in Desig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从学术期刊论文写作透视教育研究的设计缺陷)”的讲座。党总支书记温国雄携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及广东开放大学体系外语教师参会聆听。本次学术交流会全程以英语为工作用语,由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罗红卫教授主持。
作为“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榜单学者和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赞助的《在线学习领袖与传奇人物》(Leaders & Legends of Online Learning)第095期人物,肖教授迄今已在国内外几十家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研究成果约300项,并担任施普林格出版社《开放与远程教育》(Springer Briefs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系列丛书主编、德国《开放、远程和数字教育》(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Digital Education)期刊联合创刊主编、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开放教育研究中心创始成员、马来西亚开放大学(OUM)首届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和OUM未来数字教育研究中心全球研究员,以及包括《美国远程教育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等十多家国际知名期刊编委。
在本场报告中,他开篇指出论文被拒主要分为“编辑直接拒稿”和“同行评审拒稿”两类。前者常因研究设计存在根本缺陷、与期刊选文主题不匹配、语言表述不佳甚至抄袭等“硬伤”被拒;后者则更关乎研究的内核质量,其关键在于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的严谨性。之后,肖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及国际期刊审稿经验深入剖析了教育研究从构思、实施、论文写作到发表全过程中研究者常犯的致命失误,系统全面揭示了十二个方面的常见研究设计缺陷,并一再强调严谨的研究设计是避免被期刊拒稿、确保学术质量的基石。

肖俊洪教授做全英讲座
肖教授的整场讲座内容翔实、案例鲜活,从国际期刊审稿视角切入,将教育研究设计中的常见误区拆解为“研究层级失衡”“方法与问题错配”“伦理考量缺位”“GenAI技术应用风险”等具体场景,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研究“避坑” 导引图。他提出的“卓越的学术论文始于经得起推敲的研究设计”这一核心要义,更是直击外语教师在国际期刊写作中的核心痛点。现场参会的国际学院教职工以及线上参会的广开体系外语教师全程专注聆听,不仅汲取了肖教授在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领域的宝贵经验,更在研究思维、学术视野与质量意识上获得了全新启发。
学校柔性引进专家、同样深耕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李锦昌教授也莅临会场并与肖俊洪教授开展深度互动。两位专家围绕“研究者在技术驱动的教育变革中如何开展有效的研究设计”展开了一场紧凑而深刻的学术对话:肖教授从期刊用稿偏好出发,强调“研究设计需贴合研究规范和期刊定位”;李教授则结合开放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国际视野与区域特色研究的融合路径”。两位专家的观点碰撞中既有对学术本质的坚守,也有对实践应用的考量,每一句全英交流都彰显着顶尖学者的专业积淀与思辨深度,引发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专家互动交流


线下线上会议现场
本场专家报告会为国际学院及广开体系外语教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填补了教师在高质量研究设计与国际期刊论文写作方面的认知短板。我院将持续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核心需求,邀请更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不断激发教师学术研究的活力,为推动我校外语学科建设与国际化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文/张哲 图/龙信、宋响文 复审/赵翠芳 终审/罗红卫)